Chicago Board of Trade Building

CBOT 簡介 (Organizational Profile)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 (Chicago Board of Trade-CBOT) 成立於1848年,是一個具領導地位的期貨與選擇權交易所。透過交易所的人工喊價交易或電子交易平台,超過3,600位的CBOT會員,交易50種不同的期貨與選擇權產品。在2003年,交易所的成交量再創新高,達4.54億合約。

在交易所的早期,CBOT僅交易農產品,如玉米、小麥、燕麥和大豆。交易所的期貨合約經過數年的發展,開始包含非儲存性農產品和非農產品,如黃金和白銀。CBOT第一個金融期貨合約推出於1975年10月,該合約乃根據於「政府全國抵押協會」的抵押擔保證券。隨著第一個金融期貨合約的推出,期貨交易開始發展於許多不同的金融工具,包含美國國債和國庫券、股價指數和交換。另一個金融創新,期貨選擇權,則於1982年推出。

超過150多年,CBOT的主要交易方式為人工喊價交易,即交易員在交易場內,面對面的買賣期貨合約。然而,為了滿足全球經濟成長的需求,CBOT於1994年,成功地推出第一個電子交易平台。在過去的十年,隨著電子交易的使用日益普及,交易所已將電子交易系統升級數次。最近,在2004年1月,CBOT推出另一個先進的電子交易平台,該交易科技由LIFFE CONNECT?所支援。

在CBOT推出新交易平台的同時,交易所也完成結算業務的轉換。芝加哥商業交易所 (CME) 於2004年1月,開始提供CBOT所有產品的結算和相關業務服務。CME/CBOT共同結算連結將兩個領導的金融機構結合,提供業務、保證金和資本效率,該發展使期貨經紀商和期貨產品的最終使用者獲得顯著的利益。

不論電子交易或人工喊價,CBOT的主要角色是提供會員和客戶一個透明流通的合約市場,該市場的目的為價格發現、風險管理和投資。農民、公司、小型企業所有者、金融服務提供者、國際交易機構和其他個人可透由一個稱作避險的過程,管理價格、利率、和匯率風險。避險是透由期貨市場建立相等但相反的部位,沖銷存在於現貨市場價格風險的過程。避險者利用CBOT期貨市場保護他們的業務,避免不利的價格變動,對他們營運底線所可能造成的不利影響。

透由解析經濟資料、新聞和其他資訊,期貨市場也讓全球的投機者利用該訊息,決定交易價格和進入市場擔任一個投資者。投機者填補避險者買價賣價的缺口,因此使市場更佳的流通和提供成本效率。透由不同的意見和接觸不同的市場訊息,

多樣的市場參與者進行交易,因而造成價格的發現和提供基準參考價格。

目前,CBOT是一個自我監督、自我管理、非營利和非上市的Delaware企業,提供會員和個人服務。CBOT有數樣的會員資格,不同的會員可參與全部或部分的交易所市場。在CBOT 3,600位會員中,1,400位為全權會員,可以參與所有交易所合約的交易。

交易所的管理體系包含總經理、行政總裁 (CEO)、董事長、副董事長和15位其他董事。

雖然CBOT董事會已呈交證管會 (SEC) 關於組織重組Form S-4的註冊聲明,包含初步代理聲明和說明書,但目前尚未生效,即代表還未達成最終決定。當這些文件被最終確認和分發給會員時,CBOT鼓勵會員閱讀關於組織重組最終Form S-4的註冊聲明,包含最終代理聲明和說明書,和其他CBOT已呈交或將呈交給SEC的文件;因為這些文件已含有和將含有重要投資決定的資訊。當這些資料可取得時,會員可免費索取最終說明書的影本,其他CBOT呈交的資料可由SEC網址取得:www.sec.gov。該資訊不包含買賣出建議和誘導買進,也不包含賣出證券建議在某些州,當這些州有規定在證券法下,在註冊和合格前,提供誘導和買賣建議為不合法行為。依據1933年Security Act, Section 10的規定,證券買賣除了透由說明書外,不可任意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