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川銀藏


二忠告

a.投資必須在自有資金的範圍內運行

b.不要看到報刊雜誌的利多消息,就一頭栽進去!

五原則

a.選股不要靠人推薦,要自己下工夫研究再選擇

b.自己要能預測一、兩年後的經濟變化

c.每支股票都有其適當的價位,超過其應有水位時,切忌追高

d.股價最後仍由業績決定,作手硬抬的股票千萬碰不得

e.任何時候都有可能發生難以預料的事,因此必須牢記---投資股票永遠有風險


是川銀藏(Ginzo Korekawa)

一八九七年生於日本兵庫縣, 是川銀藏先生是日本著名的股票大師,在被稱為「天下第一賭場」的股市縱橫拼博60年,創造了無數的奇蹟。他30歲時以70日元做本錢入市即獲利百倍,成為 日本股市的名人。僅靠投資股市他在1982年度日本個人所得排行榜中名列第一,1983年名列第二。

他百發百中的判斷力 ,預測經濟形勢和股市行情的準確性令人吃驚,因此被稱為「股市之神」。是川先生從少年開始闖蕩天下,艱苦創業,特別是在股市上拼博60年的股票生涯。
他刻苦學習的精神、正直的為人」炒股中的「神機妙算」,尤其是他那珍藏一生的炒股秘訣-「只吃八分飽」和「烏龜三原則」和詳細解說培養個人判斷力的方法, 以及對炒股者的勸誡和忠告,被無數股民奉為炒股必讀之「聖經」。
國小畢業的是川銀藏,為投資股票,赴圖畫館專研經濟金融知識達三年,最後「悟道」結論是「資本主義不會崩潰」,讓他躍身為叱吒風雲的日本股神。

人 生如股市行情,是川銀藏波瀾萬丈的一生,便是最佳的寫照。他發過關東地震的財,也受過經濟大恐慌所累,宣告倒閉。他僅僅小學畢業,卻設立了「是川經濟研究 所」,登上大學教壇。六十三歲時,他帶著借來的三百萬元重回股市,百發百中,成為股市之神,所得名列日本第一,但賺來的錢最後又全給課稅課光了。

是 川銀藏於一九九二年九月過世,享年九十五歲,被人稱為二十世紀「最後之相場師」。
 

烏龜三原則:

是川積多年的經 驗認為,投資股票就像烏龜與兔子的競賽一樣,慢慢觀察,審慎買賣。
選擇未來大有前途,卻尚未被世人察覺的潛力股,長期持有。
每日盯牢經濟 與股市行情的變動,而且自己下功夫研究。
不可太過於樂觀,不要以為股市會永遠漲個不停,而且要以自有資金操作。
只吃八分飽:

是 川認為,「投資股票賣出比買進要難得多」,買進的時機抓得再準,如果在賣出時失敗了,還是賺不了錢。而賣出之所以難是因為一般不知道股票會漲什麼價位,因 此便很容易受周圍人左右,別人樂觀,自己也跟著樂觀,最後總是因為貪心過度,而錯失賣出的良機。

日本股市有句俗話:「買進要悠然,賣出 要迅速」。如果一口氣倒出,一定會造成股價的暴跌,因此,必須格外謹慎,不能讓外界知道自己在出貨,而且,他有時為了讓股票在高價位出脫,還得買進,以拉 抬股價,如此買進與賣出交互進行,逐漸減少手中的持股。

市場人氣正旺時,是川不忘「飯吃八分飽,沒病沒煩惱」的道理,收斂貪慾,獲利了 結。遵守了「低價買進,高價賣出」的股市投資法則。
 

是川的失敗經驗

貪婪讓300億變紙上富貴

在 買進股票時,是川銀藏認為應和烏龜一樣,表面上行動遲緩,卻是步步謹慎,最後安然抵達終點。1978年初他一開始買進同和礦業時,的確和烏龜一樣小心謹 慎,穩紮穩打,可是一聽到蘇聯入侵阿富汗的消息後,卻興奮得什麼都忘了。

是川銀藏回憶時指出,原本賣出點是設定在500日圓,但隨著行情 沸騰,就修正為800日圓,更因為股價漲勢兇猛,認為1000日圓絕無問題!這種因為興奮,腦中充溢著大量血液,活像一隻雙眼布滿血絲的兔子行為,可說是 已經完全喪失賣出股票時最需要的冷靜。

這種因貪婪而起的錯誤,毀了是川銀藏花了大量心血苦讀、研究、分析的努力,讓原本可獲利300億日 圓,最後卻變成紙上富貴,只幸運地保住本錢30億日圓。

是川銀藏的這種經歷,相信投資人讀起來都心有戚戚焉。股價漲時要如何不讓貪婪沖昏 頭?在股價下跌時,又該如何控管不願認賠的恐懼心情?這些都是人性最大的煎熬,因此才有「股市就是人性最大戰場」的說法。
 

反敗為勝

八分飽賣股,獲利沒煩惱

是川銀藏為了控制自己的貪婪與恐懼,利用八分飽的原則,讓自己在股價暴漲、市場人氣正旺時收斂 貪婪,獲利了結。他以這種「買進要悠然,賣出要迅速」的態度,在日本水泥的投資獲利高達300億日圓。
 

是川銀藏的忠告

對 於股市投資人 是川的兩個建議:

第一個忠告

投資股票必須在自有資金的範圍內。

當然,下跌時趕緊出脫就沒 事了,可是連股市專家都很難判
斷何時該賣,何況是一般投資大眾?有時候,投資人也會運
氣好而賺一筆。

最好有一套操作程 式,且深入研究,不宜雜項,單單守定一模式必有「大獲利」。

第二個忠告

不要一看到報章雜誌刊出什麼利多題材,就一頭栽進 去。老實說,單聽別人的意見,或只憑報紙、雜誌的報導就想賺錢,這樣的心態本身就已經是失敗的根源。自己不下功夫研究,以供買進股票之依據。這樣是不可能 成功的。

真的想股市賺錢的話,就得注意經濟的動向,本地經濟、世界經濟,要每天不間斷地注意。只要擁有一般程度的經濟常識,誰都辦得到, 何況判斷的材料大多出現在每天的報紙上,極為方便。

是川銀藏把買股票比喻為登山,理想的買點自然是在高度離山谷不很遠的地方,可是當報 紙、雜誌出現利多消息時,通常股價已漲到離山頂很近的地方。自己收集情報、在低價區買進、耐心等待,這是投資股票的秘訣。
 

 

大災難孕育絕佳的投資機會~
由是川銀藏談起

 
 

2006.5.14整理

第二次世界大戰,範圍之廣幾乎涵蓋了全球多數地區,戰場包括歐洲、亞洲、非洲、大洋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死亡人數近億人,戰爭之慘烈遠勝過第一次世界大戰,也終於在1945年8月於日本的廣島及長崎分別遭到兩顆原子彈轟炸之後,日本天皇終於宣佈無條件投降。日本各大都市由於受到美國的長期轟炸殘破不堪,戰爭雖然結束了,但許多人卻仍然無家可歸,甚至天人永隔,飽嚐了人生的至痛。

大災難背後的大商機

是川銀藏被喻為日本股市之神,在大戰結束的訊息傳出之後,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大量收購鐵皮(目前一般稱之為彩色鋼板),因為他認為轉眼就要進入秋冬之際,氣候將變得酷寒,這時一定需要廣建鐵皮屋當做避難所。他甚至向銀行大肆借款,收購的數量驚人。是川銀藏的眼光和判斷相當的準確,一切果如其預料,由於臨時避難所的需求相當驚人,因此鐵皮的價格在極短的時間之內暴漲了數十倍,是川銀藏在這一波鐵皮的暴漲中,賺取了相當豐厚的利潤。

他研判在鐵皮屋興建完成之後,接著應該會進行大破壞之後的大建設,水泥未來的用量應該會大幅成長。於是,在日本股市已恢復交易之後,開始不斷的逢低買進體質較佳的水泥股,而且是買進之後立即辦理過戶。由於當時剛處戰後時期,仍處於民不聊生階段,絕大多數人民仍是一窮二白,根本無力興建房子回復家園,水泥公司的業績也一直沒有起色,股價也持續處在低檔盤旋。然而是川銀藏仍相當堅持他的看法,仍不斷的逢低吸納,股數愈買愈多,終於引起水泥公司大老板的注意,於是專程登門拜訪探問是川銀藏是否有意介入公司的經營權。是川銀藏的回答很簡單,他純粹只是看好水泥業未來的遠景,而買入該公司的股票做投資,絕非有意介入經營權。

而該水泥公司的老板反問是川銀藏:「我們公司的業績真的會好嗎?」最後還帶著半信半疑的眼神離開。果然不久後,日本政府在美國協助之下,大肆興建房舍及道路。由於當時大樓仍未普及,因此鋼筋用量相較之下仍遠不及水泥用量,而日本政府也督促銀行儘量貸款給民眾好重建家園,於是水泥的需求量大增,水泥股的業績高速成長,該公司的股價從原本在100~150元的區間內整理,遂一舉向上突破。

日本股神~是川銀藏 成之於冷靜 敗之於貪念

於是銀藏將該股獲利了結的價位訂在500元。但等到該股股價真的漲到500元時,由於當時的水泥需求實在太旺,於是銀藏又把目標價向上調整到800元。由於漲勢實在太強勁,股價過不了幾個月真的又漲破了800元,這時候,是川銀藏的大名在股市裡已是無人不知,而且每一個投資人也都知道是川銀藏幾乎快成了第一大股東,但這時的銀藏,顯然被勝利的果實沖昏了頭,過度自信及對於水泥業前景看的太樂觀,不僅又將獲利目標價上調到1,000元,而且還數度接受各電視台的專訪,或舉辦投資說明會,不斷述說水泥股的好,已完全曝露在危險當中而不自知。

最終當股價突破880元之後,反呈現力竭狀況,坐轎者眾,股價迅速的反轉,此時的銀藏操作完全掌握在市場投資人和法人手中,龐大的持股讓他根本出不了貨,甚至在危急關頭還被迫出面護盤,終至釀成不可收拾的災禍。是川銀藏這一次的投資,從原本大賺到差點傾家蕩產。這完全是最後的「貪」字作祟,這個經驗也是銀藏一生當中難以抹滅的傷痛。

從這個例子也充分告訴我們,大災難醞釀大商機,災難發生時,不必悲觀,應要反向思考有無商機、轉機因而產生,但是,最後結局可要見好就收。連大師都會因過度自信而栽跟斗,更何況是一般的凡夫俗子呢!德國投機大師也是「一個投機者的告白」的作者科斯托蘭尼,也數度因投機失敗而面臨自裁的命運。因此,既是投資則絕對不能擴張信用,景氣循環的公司或物品更不適合長期投資。至於投機則更應把握絕不孤注一擲的原則,應抱持小錢賺大錢以及善設停損等原則,才不會在股海中很輕易的慘遭滅頂而再無翻身的機會。

煙火亂世裡 黃金大漲22倍

期貨鍊金術

二次大戰之後,美國成為全球軍事及經濟的霸主,歐洲地區即使是戰勝國英國由於戰爭的損耗太大,同樣發生經濟凋零的情況,美國工廠所生產的物品供應全球各地,美國也因此累積了可觀的外匯存底,同時成為二次大戰戰後最大的債權國家,但在與蘇聯從事軍事競賽以及矢志成為世界警察之後,導致其金融帳轉為赤字,同時,在戰後20年如西德與日本等國恢復了工業的生產力,源源不斷的物品開始銷往美國,美國的貿易帳也逐漸轉為赤字,尤其是美國在1970年代又介入漫長的越戰,投入了無數的人力、物力及武器,最後卻仍是無功而返,於是美國原本的金本位制度,也因聯邦政府的黃金儲備不足,而逐漸面臨挑戰。

當時,美國的股市因越戰而走入數年漫長且嚴重的空頭市場。同時期又爆發中東的衝突及第一次石油危機,石油的價格從每桶2.5美元飆漲10倍以上,通貨膨脹壓力驚人,為了壓制嚴重的通貨膨脹壓力,結果利率調升到接近20%的最高水準,許多公債的交易商紛紛倒閉,銀行也幾乎無一倖免的受到重創,體質較差的銀行甚至因擠兌而倒閉,當時宣佈倒閉的大大小小銀行超過2,000家以上,堪稱金融史上難得見到的大浩劫。

所有的投資在當時幾乎都受到重創,最後由於黃金存量不足以支付其他國家,因此美國宣佈放棄金本位制度(金本位乃是以一國黃金儲存量的多寡來決定其匯率的價值),於是儘管美國的利率調升到近20%的高水準,但是美金取消而改成美元,造成持有美國貨幣信心的不足,於是美元兌歐洲主要國家的貨幣及日圓等均出現大幅貶值,如德國馬克兌美元從3.25比1升值到1.35比1,而日圓更是從280比1升值到79.5比1。而最嚴重的則是美元兌換黃金,原本在1971年時1盎司的黃金大約是值34美元左右,但是到了1980年初,1盎司的黃金最高卻飆到了800多塊美元的價位,10年之間足足大漲了22倍以上,這說明了在經濟的亂世中,卻仍然孕育了黃金大漲的機會。

台灣災難1~921大地震 東鋼漲8成

在1990年末,因天候的關係造成美國的棉花欠收,棉花的庫存量急遽下降,而聚酯棉和天然棉花有互相替代的作用,就像天然橡膠和合成橡膠也有某種替代關係,當年的棉花價格至少上漲了3倍以上,於是乎聚酯棉價格也跟著上漲,因此在加權指數從3142點反彈6300點附近的這一波行情,造就了當時以聚酯棉產品為主力的紡織三劍客的大漲,華隆、中紡及新纖3檔個股的漲幅高達5倍以上,成為那半年的反彈行情中最耀眼的明星。

民國88年的921大地震發生之後,死亡人數高達2,000多人,房屋全倒的不計其數,尤其是南投及台中地區最為嚴重,許多偷工減料甚至在灌漿時連結構體中最重要且承受建築物絕大部份重量的樑柱,也都塞進了沙拉油桶,這種情況令外國來台救災人士看了也搖頭不已,真可謂國恥。

還記得921大地震過後數日股市才恢復交易,因為這次短期的衝擊實在太大了,因此,股市恢復交易的首日仍是如以往發生重大利空一般,甫一開盤絕大多數的股票仍是倒地不起,但是以生產鋼筋及H型鋼的個股東鋼(2006)的股價卻逆勢上漲,許多市場人士大都認為應該頂多反應1~2天而已,但東鋼的股價卻在往後形成波段漲升行情,股價的漲幅也達到8成以上,雖然當時整體的鋼鐵業仍處於大調整期,大環境仍是不利於絕大多數的鋼鐵業,包括熱軋、冷軋、鍍鋅及彩色鋼板仍是處在極度不景氣的狀況,以至於後來的燁隆股價一度跌到4毛價位,而燁輝的股價也跌落到3元以下,然而,在如此惡劣的鋼鐵景氣低迷時期,一次嚴重的921大地震依然能使相關的個股受惠。

台灣災難2~SARS創造生技股漲3倍

還記得去年SARS發生之時,加權指數跌落到4044點,從新聞報導連醫生和護士都感染,甚至不幸因公殉職令人哀悼。當時只要進入人多的公共場合如捷運站、公車站、甚至連公司開會的時候,也是人人都戴著口罩,尤其當新聞報導指稱一般的口罩甚至醫師手術時所戴的口罩,都無法真正有效的抵禦SARS病毒的侵襲,至少要N95以上的口罩才有效,於是乎各大醫療器材行的N95口罩立即被搶購一空,補貨的速度又奇慢無比,造成市場上大缺貨。

要有門路的人才能買的到,而N95的口罩價格也是節節攀升,從原先的35元單價漲到90元,甚至還有人買到150元,在去年5月整整1個月的時間裡,幾乎都是處於嚴重缺貨的狀態。政府甚至於還強制經銷商要把N95優先留給一線的醫生和護士等醫療人員使用。

在這個節骨眼上,大部份個股的股價都還在低檔盤旋,但是有幾檔醫療類股的股價卻默默的大漲,包括生產耳溫槍溫度計的百略(4103)、博登藥局(4110)等。而其中題材性十足,真正因代理N95口罩及隔離衣等直接與SARS相關而原本不受重視的一檔個股美德醫(9103)股價卻持續漲不停,漲幅也接近3倍。而美德醫在去年第2季也繳出了極為亮麗的業績。但是在SARS風暴平息,人們進出公共場合不需要戴口罩,甚至連量體溫都不需要時,這些相關的醫療類股的股價卻如斷了線的風箏一樣,直線墜落,顯然意謂了災難財行情已經提前結束。

台灣災難3~水災的商機值多少

這一次911水災又造成了不小的災情,似乎遇水則發並不適用於台灣,現在甚至有許多人尤其是住在低窪地區的,近幾個月更是屢屢飽受水患的威脅,有些人甚至因而失去家當或者寶貴的生命,在去年還擔心缺水問題,現在已是談水色變,至於這一次的水災是否同樣有發災難財的機會?

由於許多地下室的機電設備及馬達都被水淹沒,理論上應該對機電類股的士電(1503)、東元(1504)、華城(1519)等有利。但是所謂的災難財也要評斷災難影響的範圍及市場的大小,就如二次大戰所造成的破壞規模之大,無可比擬,因此可以造成某些物品的需求大增,價格的飆漲,其背後的推動力量將是源源不絕。至於黃金價格漲勢能持續10年,而且漲幅高達22倍,那是源於對位居全球軍事及經濟霸主的美國貨幣,因金本位的取消而產生的信心崩潰,因此其影響性是全球性的,影響的範圍既深且廣,因此,黃金被激起的波瀾自然是相當壯麗且持續甚久。

至於地震及水患所造成的實質需求,則受限於局部,而且心理層面所受到的影響也較短暫,因此,所形成相關物品的災難財行情上漲幅度和時間也將遠遠不及了,尤其是要評估該商品目前所處的景氣位置,如果正處於供不應求的景氣上升階段,自然有火上加油的效果。但如正處於嚴重供過於求的景氣下滑階段,則效果也將大打折扣,這也是想要發災難財的人,不可不知的判斷準則。

就以這一次水患對東元、士電及華城的股價刺激相對有限,就是因這些機電股原本的獲利表現就不是十分理想,加上這次受到損害的重電設備數量對其營收及獲利的助益也不會太大所致。

歷史資料顯示,若不是正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況或者大災難的發生將扭轉原本供需之間的關係,否則所激起的行情也僅將是曇花一現,就像當年921大地震時的東鋼,以及爆發SARS疫情時的美德醫等,雖然漲幅都不小,但延續的時間也都不會太長,因此操作必須區分何者可作長而何者只能作短,雖然發災難財是有些趁火打劫的味道,但是機會來臨時仍不失為極佳的投資良機,尤其是當發生的災難愈大時,則激起的行情也將更為壯麗可觀,也更值得好好把握。

2005.06.04  中國時報

是川銀藏投資股票哲學─烏龜三原則

台股昨天衝破六千一百點大關,走勢凌厲,但對股民而言,資訊雜亂,進退兩難,不知如何操作。日本股市之神─是川銀藏提出「烏龜三原則」、「只吃八分飽」投資股票哲學,頗值得參考。

國小畢業的是川銀藏,為投資股票,赴圖畫館專研經濟金融知識達三年,最後「悟道」結論是「資本主義不會崩潰」,讓他躍身為叱吒風雲的日本股神。

「經濟不會永遠繁榮,也不會永遠衰退。」他說,資本主義的經濟有一定韻律,像海浪般,有波峰,也有波谷。雖有金融大風暴,也只是經濟變動的一個波,因此經濟變動的韻律,將會反映在股市行情上。

「當經濟由波峰往下跌時,並不會永無止境地下滑,在跌的過程中,就已逐漸蓄積將來要上昇的能量;相反地,經濟由波谷往上昇時,也不會升個不停,因為在上升的過程中,就已逐漸蓄積將來要下跌的能量。」

他說,做生意與做股票道理一樣,必須謹記三大步驟:買進、賣出、休息,且提出投資股票「烏龜三原則」:
一、選擇未來大有前途,卻尚未被世人察覺的潛力股,長期持有。
二、每日盯牢經濟與股市行情的變動,而且自己下功夫研究。
三、不可太過樂觀,不要以為股市會永遠漲個不停,而且要以自有資金操作。

他說,投資股票,必須有「千山我獨行」氣魄。必須有徹底孤獨的覺悟,「舉世滔滔都向東,就我一人偏向西」,沒有這樣的信念與堅持,就不會成大器。

由於股市有句俗話:「買進要悠然,賣出要迅速」、「行情達頂峰時,氣勢最強,在谷底時,氣勢最弱」。

因此,他提出「只吃八分飽」投資股市票哲學。當股市低迷時,要遵守「低價買進、高價賣出」;當股市人氣正旺時,莫忘「飯吃八分飽,沒病沒煩惱」道理,收歛貪慾,獲利了結。

「股市猶如人生,若不想背負過多的風險,就得知足,不為貪慾所惑。」是川銀藏說。

他提出投資股票五大原則: 一、選股票不要靠人推薦,要自己下功夫研究後選擇。 二、自己要能預測一、二年後的經濟變化。三、每支股票都有適當價位,股價超越應有水準時,切忌追高。 四、股價最後還是得由業績決定,做手硬做的股票千萬碰不得。五、任何時候都可能發生難以預料的事件,因此必須記住,投資股票永遠有風險。

他同時提出兩大忠告:一:必須在自有資金範圍內進行;二:不要一看到報章雜誌刊出什麼利多題材,就一頭栽進去,要自己研究。

唐玉麟摘自《日本股市之神》

-----------------------------------------------------

是川銀藏:八分飽,就該賣股票

智富月刊  81期張國蓮 2005-05-19

是川銀藏1982年光靠股市所得就名列日本第一,超越松下電器的松下幸之助、大正製藥的上元正吉等大企業家,因而被稱為「股市之神」。在是川60多年的投資生涯中,同和礦業一役因貪念而失敗,讓他體認到「知足」的道理。是川銀藏以「只吃八分飽」「烏龜三原則」叱吒風雲大半生。

在《股市之神是川銀藏》一書中,是川銀藏強調「八分飽」的賣股原則。因為他認為投資股票,賣出比買進要難得多。買進時機抓得再準,如果在賣出時失敗,還是賺不了錢。而賣出之所以難,是因為一般人不曉得股票會漲到什麼價位,因此很容易受周遭人所左右,別人樂觀,自己也跟著樂觀,最後總是因為貪心過度,而錯失良機。

貪婪讓300億變紙上富貴

在買進股票時,是川銀藏認為應和烏龜一樣,表面上行動遲緩,卻是步步謹慎,最後安然抵達終點。1978年初他一開始買進同和礦業時,的確和烏龜一樣小心謹慎,穩紮穩打,可是一聽到蘇聯入侵阿富汗的消息後,卻興奮得什麼都忘了。

是川銀藏回憶時指出,原本賣出點是設定在500日圓,但隨著行情沸騰,就修正為800日圓,更因為股價漲勢兇猛,認為1000日圓絕無問題!這種因為興奮,腦中充溢著大量血液,活像一隻雙眼布滿血絲的兔子行為,可說是已經完全喪失賣出股票時最需要的冷靜。

這種因貪婪而起的錯誤,毀了是川銀藏花了大量心血苦讀、研究、分析的努力,讓原本可獲利300億日圓,最後卻變成紙上富貴,只幸運地保住本錢30億日圓。

是川銀藏的這種經歷,相信投資人讀起來都心有戚戚焉。股價漲時要如何不讓貪婪沖昏頭?在股價下跌時,又該如何控管不願認賠的恐懼心情?這些都是人性最大的煎熬,因此才有「股市就是人性最大戰場」的說法。

八分飽賣股,獲利沒煩惱

是川銀藏為了控制自己的貪婪與恐懼,利用八分飽的原則,讓自己在股價暴漲、市場人氣正旺時收斂貪婪,獲利了結。他以這種「買進要悠然,賣出要迅速」的態度,在日本水泥的投資獲利高達300億日圓。

「八分飽」的賣股原則也適用於台灣股市。多位證券專家都建議,以大盤每年有三成獲利空間做為基準,大型權值股的八分飽賣出點可以抓15%,小型股波動性大,可以40%做為八分飽的賣出點。當然,投資人可以再依自己的風險承受度加以微調。